青春三下乡 | 植保学子在行动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30日  作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  来源:校团委、植物保护学院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在抚仙湖周边地区开展“凝聚青春力量、助力湖泊治理、共建生态家园”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调研实践团队由植物保护学院的18名师生组成,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春艳老师、动植物检疫专业负责人谢勇老师、植物病理学教授何永宏老师、学院团委李海礁、李羲老师、专职辅导员彭跃进老师带队,来自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12名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团队。

一、旧貌换新颜,乡村振兴开启新篇章

7月19日,团队前往肖咀新村和马房村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肖咀新村是由距离抚仙湖最近的两组居民搬迁后形成的一个新村。相比搬迁前,村民的生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住户为81户,搬迁后土地流转,大部分村民将住房改为民宿、餐馆等,积极发展旅游业和餐饮业。

马房村是乡村振兴的省级典型村,在党建的引领下,马房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进行示范创建,与抚仙湖保护治理深度融合,走出了具有马房村特色的蝶变之路。保留历史特色、打造主题村镇、开展职业培训、宣扬优良村风。马房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多措并举,不仅如期完成了脱贫致富的历史任务,还打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和致富模式。

实践团队通过采用深入走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村民进行抚仙湖“四退三还”、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乡情调研,感受到当地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在调查的同时,团队大力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呼吁村民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引导其积极配合当地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二、解锁演变密码,时代故事还看今朝

7月20日,团队前往云南省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该博物馆以化石为主题,阐释了生命起源、生命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团队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时代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天下午,团队前往龙街街道广龙旅游小镇进行社会调研和科普宣传工作。

小镇生态移民搬迁安置2434户6122人,共涉及12个村组,先后流转土地1900余亩。搬迁之后,广龙小镇致力于做好湖边生态修复,通过建设湿地公园,进一步涵养水源、保证水质。此外,镇政府不断开展对水域生态的关注和保护工作,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特色文旅活动,利用商业带动安置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当地旅游服务业发展。

团队对当地居民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知识,分小组分进行入户调研采访,了解回迁户的收入来源、思想变化、居住感受、就业渠道、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切实问题,对广龙小镇为代表的新型旅游小镇现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多地调研实践,产业生态共同发展

7月21日,团队前往多地开展调研实践,进行学习及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工作。

调研实践团先后于右所镇柿花园农贸市场、禄充社区进行宣传册发放、讲解以及问卷调查工作。无论是当地的居民还是外来的游客,都对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感兴趣,对团队的生物多样性宣传工作表示肯定。

当天团队前往绿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澄江市绿瑾庄园参观学习进行参观学习。并组成调研小分队,前往尖山社区进行采访。

在前往尖山社区进行采访时,调查小队了解到,尖山社区除保留的两栋古建筑外,其余民房全部成了拆除搬迁。社区靠近湖边的田地经过土地流转,只允许栽种农药量少的农作物,该措施很大程度从源头上减少了农业对抚仙湖造成的污染。

多地实践调研,团队了解到了澄江市抚仙湖地区以保护抚仙湖为主要工作,因地制宜,在乡村振兴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基本达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实现了产业生态共同发展。


四、学习典型成果,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7月22日,团队前往抚仙湖东岸的右所镇小湾村和海口镇开展学习宣传工作。

小湾村在2017年之前是典型的农耕渔村,也是出了名的落后村。在启动小湾特色民宿示范村项目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委着力打造融合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产业升级为一体的、独具小湾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高品质半山酒店和民宿,这些建筑依山傍水,精巧美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将当地的湖光山色之美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在澄江市海口镇,应当地林业与草原局工作人员的邀请,何永宏教授、谢勇教授带队,针对当地的古树进行病虫害诊断。同时,团队前往海口湿地公园对游客和村民开展生物多样性、入侵生物知识、植物保护学院相关科研成果以及保护抚仙湖的科普宣传工作。

在调研实践过程中,团队领略了小湾村和海口镇如诗如画的景色,感受到了两地发展的巨大变化,了解到了当地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伟大的成就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发扬和传承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可贵精神,力争上游,不负韶华。


本次“三下乡”社会调研实践活动,调研实践团在入侵生物科普、生物多样性科普、抚仙湖“四退三还”及生态环境治理、抚仙湖周边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社会实践和乡情调研工作。在领略新时代下抚仙湖及周边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后,团队成员备受鼓舞。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承担时代责任、建设美丽中国是每个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涉农院校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当代涉农院校大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努力成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闭